厚积薄发议论文
在日复一日的学习、工作生活中,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,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。如何写一篇有思想、有文采的论文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厚积薄发议论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每个人都有一个圈子,这个圈要不就庞大,要不就单薄只有一个人!
——题记
学校,是一个大圈;而我,只是自己的圈。
七年级入校,陌生将我袭卷,处于茫茫人海,孤独又再次陪伴着我,我是住宿生,很少有人懂得我的忙碌。
夕阳西山,惟留下火红晚霞,铃声彻响,还留下悠悠众人,我却坐立难安。班主任还在总结一天的情况,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。班上众人一边听一边“埋头苦干",丝毫不在意什么时候放学。唯有我一人心急。我就这样成了孤军营。
老班“演讲”一结束,我便如炮弹,冲出人群,飞奔下楼。树叶沙沙,风儿习习。独自一人的小路,成了我省下时间的路径。
住宿生活,本就艰辛异于常人:我要掌控时间,让我的时间跟随着我;我要掌控睡眠,让我的睡眠得到保障;我要掌控学习,让我的成绩稳步提升。这一切造成我前期的匆忙与孤独,形成我后期的得心应手与孤独。而孤独,已成习惯。
七年级,八年级,我都处于孤独中,处于自己以时间慢慢积蓄力量的状况中。
这两年里,我曾望见同班伙伴一起玩闹的场景;这两年里,我曾听见班级朋友一起欢笑的声音;这两年里,我也感受到朋友间倾诉的温暖……但,我终没有退出孤独。我只是率先完成内务,回到教室;我只是率先吃完晚饭,回到教室;我只是独自娱乐放松,再次回到教室……
教室,成了我孤独的载体;我,成了教室的陪伴;教室,缓缓注给我知识;我,以孤独衬托教室魅力。我在一年复一年中成长、成长、成长!我的学习在一年复一年中精进、精进、精进。
我从未想过,以他人之力扩展我的圈子;我只用孤独自我完善,用底蕴由内向外扩展我的圈。因为:我相信,厚积终会薄发!
“君子厚积而薄发”,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。人之所以成功,也正因为如此。
历史上,“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”是一大传奇。千年之前的一场战役,越王勾践以对吴国大获全胜从而人生开始再次逆转,进而成为一大霸主。然而在几年前,他是吴王的阶下囚,一双可怜巴巴的眼睛祈求着吴王留他一条性命。最终,他活了下来,却走下荣华富贵成为吴王的奴隶,一个吴国人都可以欺凌的奴隶。
在这种情况下,他的内心是怎样的?是否沉沦过?我们不得而知。但他确实做好了一个奴隶,对吴王唯命是从,也忍受着吴国人的欺凌,毫无反抗。
几年后,他回到了自己的故土,眼里充满了岁月与耻辱洗礼后留下的光,是否有人看清了呢?卧薪尝胆,训练士兵,体恤百姓,任用贤才,他忙碌起来。最终,在一个合适的地点,合适的时间,上下一心的时候,他灭了吴国,这个充满耻辱的地方。
在那个时代,人的寿命不长,天长地久显得极其可笑。我们按正常来说,有十六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,有什么理由不用这些时间积累自己,从而达到一个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呢?
厚积而薄发。
苏东坡说: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”在我看来,“博观而约取”没有问题,“厚积而薄发”却是一种浪费。
曾有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”一说,若只是单纯为磨剑而磨剑,任时光茬再,不将好剑用在该用的地方,未免太过悲哀。后来有人对这句诗进行了修改,成了“十年磨一剑,一剑惊江湖”。“一剑惊江湖”的确令人羡慕,但当你看着身边的青年才俊正意气风发大展宏图时,是否觉得自己为了将来未可知的“一夜成名”而潜心修炼,有些傻气呢?现实生活中的你并不是随时都有“中500万”的好运,时间长了好东西没准与粗劣之物神似。
在我眼里,“厚积薄发”是假命题。要知道“厚”无止境!姜太公韬光养晦至古稀之年,将满腹经纶与毕生夙愿都寄托在了直钩之上,终于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,这该算是“厚积”了吧,然而这世上又有多少学富五车、志向远大之人能成功地像他一样“薄发”?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,闭门苦读、学识渊博的人不在少数,却又有几个人能名垂青史,为世人传唱?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沧海一粟而已,才华被埋没,壮志被消磨,实在可惜。
所以“薄发”这个词对于现代社会的人而言并不合适,真正应该提倡的,是“厚积厚发”。
“厚积厚发”是人生的动力。知之为知之,可以教人:不知为不知,可以求学。这样才能够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物尽其用,人尽其才。正是有了这些有志之士的“厚积厚发”,这个社会才得以迅速进步。
“厚积厚发”是积极的人生态度。可能你还没有反应过来,只一瞬间,一个机会就与你擦肩而过。时间不等你、机会不等你、成功不等你……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追寻。尽管你现在只能靠双腿前行,你也必须立即起程,若是等到有了代步工具再行动,可能成功早已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。
厚积厚发,不是教你守株待兔,而是告诉你只有把握机遇,你才能走向成功。
厚积厚发,不是教你恃才放旷,而是告诉你只有站得高,你才能“一览众山小”。
厚积厚发,不是促你赶快前行,而是告诉你准备工作永远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,但只要尽力准备了,依然能减少沿途的阻碍。
厚积厚发,学以致用,方能一发即中。
企鹅在快要登陆时,会先潜水,再猛力向上,最后落于陆地之上。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。企鹅潜水的过程就是一个准备的过程,等到潜得足够深时就代表他已经准备完成了,最后腾空而起就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过程。人生正是如此,少年时潜心读书,中年时一鸣惊人,晚年就应当像企鹅着陆之后一样归于平静。
“博观约取,厚积薄发”在展现自我之前就应当韬光养晦。试想企鹅在潜水时浮上来一点,再往下沉,再浮上来一点之后再往下沉,这要浪费多少力气,说不准就浮不起来了。所以,在准备时就要好好准备。《老子》中有这么一句: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,可见要懂得“为下”。《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》中的伏熊分威法中说道: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,则威覆盛矣。其意思也说要像伏熊一样蓄势而发。《墨子》中也有类似名句,在这里就不细说了。这么多先贤圣者都认为准备很重要,可见其重要性。厚积薄发的重点在于厚积啊!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准备是痛苦的,因为准备是寂寞的。看着别人意气风发,自己却默默无闻,这是令人很不甘心的.。这种感觉我也深有体会,但是我深刻地知道:一旦花时间在展示上,必然会少掉一些时间在准备上。古语云:小不忍则乱大谋。我只有忍了。让我们来看看我国的文学大师吧,远的不说,就说近代的钱钟书和季羡林老先生,他们哪个不是在七八十岁时才名声大噪啊!再看看那些国外的伟人,如玛丽。居里。她是那么的美丽,但她从不以此自豪,能够耐得住寂寞,一个人在一间小破屋子里努力地学习和研究,最后终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。这世间上的伟人都是由苦难堆积出来的!再让我们看看李煜,千古诗帝啊!但他人生的重要转型却是在国破家亡之后。他活在无边的痛苦中,这痛苦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却痛入骨髓。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!他悟了,最终他写下了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的千古名句。
“少年辛苦终身事,莫向光阴懒寸功”。小的时候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,在这时候学的东西是记得最牢的。“书到用时方很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”。只有在年少时多学点知识,长大以后才有更多的东西展现自我,实现辉煌的人生!
文档为doc格式